现代汉语“道路”连用,那么古代“道”和“路”有区别吗?
道路一词并是现代才有的,在周代时就已经出现。春秋及以前,道路跟水渠是合二为一的,到战国时代生产力提高,各国之间经济交流增多,战争频繁,于是有了专门的道路。路渠分开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,路随渠走不再是路存在的唯一方式。
《周礼·夏官·司险》:司险掌***之图,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,而达其道路。这是有史记载“道路”一词出现最早的地方。《周礼》一书,形成于公元前1040年,是周公旦完成东征,大封诸侯后主持编纂的一部书。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,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。他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、改造,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《周礼》。全书包括饮食、起居、祭祀、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《周礼》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!
大禹统一天下后,推行了井田制发展农耕。井田需要用的水,除了打井取水外,还可从江河中修渠引水,因此渠应运而生。水渠除了引水外,还有交通道路的作用,在水渠两旁要修路,方便百姓通行。水渠过宽时,还会在渠上建桥,方便行人跨渠而过。井田中的阡陌就是田间小路,同时也是田地的界线。因此路桥从水利工程中而生,墨家精通土木工程,为大秦疏通天下河渠,修建全国直道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周朝时们已将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:城市道路分"经、纬、环、野"四种,南北之道为经,东西之道为纬;城中有九经九纬呈棋盘状,围城为环,出城为野;郊外道路分为路、道、涂、畛、径五个等级。战国时代道路得到进一步发展,人们已经能够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,插木为梁,上铺木板,旁置栏杆,换为栈道!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修建了辐射全国的直道,其中咸阳至九原的驰道被称为最早的高速公路。秦国还修建了都江堰、郑国渠、灵渠等大型水利工程。
按照语感、语境,“道”比”路”要宽,要直,要大。
但无论《周礼》、还是《史记》,“道路”一词很早就开始连用,至今超过3000年,是古汉语中少见的“同意连属”现象。
1、《说文解字》中的解释:
“道”:“所行道也。一达谓之道”,
翻译为直达的大路。很明显,道强调大、强调直。
“路”:道也。
直接又用道来解释路……不过可以看出,少了直、宽、大的感觉。
再从英语中解释道和路的区别。感觉道=road,多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大路或乡村大路;路=path,多指未经开凿,通过践踏而自然形成的“小路”。
至于道,在《老子》中被引申大道、道理,也可以看出道的气势。
到今天,道路、路线都可以在zz术语中见到,不足为奇了。
2、典籍中,很早就有“道路”的连用,是古汉语奇特的“同意连属”现象。
《周礼·夏官·司险》:司险掌***之图,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,而达其道路。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三十四年,***严,国人莫敢言,道路以目。”
五帝本纪、夏本纪、殷本纪中没有道路一词,是否可以说明“道路”产生于周代,是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而兴起的战争设施呢?这个还需要更多考证,我这里不敢妄下断言。
有些回答把道路同水渠联系到一起,我不敢苟同……
3、古汉语中,类似的“同意连属”现象还有“面目”、“园圃”等等,您有兴趣可以深究。
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。《庄子·秋水》
今有一人,入人园圃,窃其桃李。《墨子·非攻上》
是有区别的。
道在古代自奴隶社会时期,是哲学领域的思想的代名词。老子关于道的学说,即关于万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学说,这些原始的唯物主义思想,就成了老子的道的学说的哲学基础。这一学说,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之间。老子的学说,反对贵族的专横,老子说“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“。老子的基本思想是:自然界和人类的生活都循着一定的途径一一道一一演进,不受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干预。根据道(规律),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,万物在变化的过程中必然转为自已的封立面。
志子说,在无限的变化过程中,新生的东西从来都是战胜旧的东西。同时人不应当干预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。老子号召人们走向消极,教导人们不要前进,而要恢复原始的生活方式。老子的学说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,但在全部中国哲学和文化历史上却起了重大的作用。古代人们把我们现代人的一种思想、一种主义、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,一个学术报告、一个主意等等称之为道。今天我们有的人,有时称赞聪明的人:“你真有道道",这“道"指聪明的主意。歪道、正道都是指思想。
社会人们所尊循的有利人于之间和谐关系的规范行,也称之为道和德。
路在古代泛指自然界和社会,连接两地的自然形成或者人修筑的人流之渠。由于历史的局限性,"道"还没有与路连系一起表达一种政治思想。
到了近代,道与路合在一起表达一种理念,如共产主义道路、社会主义道路、资本主义路、封建主义道路等等。在表达一种主义的同时,还有理论与实践的含义。道是理论,路是实践。道以思想为指导,路是以踋去实践,去走。
徐霞客利用什么交通工具,走了那么多地方?
主要交通工具是鞋子,还有舟、马、轿子、***工具有杖。***条件有担夫,游历途中有人馈赠钱财。吃住多在寺庙、农家、旅馆。
关于鞋子,徐霞客《滇游日记六》:十一日,饭后,觉左右拇指不良,为皮鞋所窘也。
关于舟:《游武彝山日记》:出崇安南门,觅舟。
命移舟十里。
下舟,挂帆二十里,返崇安。
《游嵩山日记》:不若陆行舟返,为时较速。
《游太华山日记》:初十日,五十里,下莲滩。大浪扑入舟中,倾囊倒箧,无不沾濡。
关于马:徐霞客《游天台山日记》:马首西向台山…舍骑步行。
《游太和山日记》:十三日,骑而南趋,石道平敞。
《粤西游日记三》:二十六日,凌晨饭。久之,始有夫两人、马一匹。
各于马上拱手揖而东行。
《粤西游日记四》:十四日,晨起,阴云四布,即索骑游东岩。
《黔游日记一》:而又无骑换,骑夫不肯前,余强之暗行。西北半里,有溪自东而西,横堰其中,左右深渊。由堰上北度,马蹄得得,险甚。
关于轿子:《粤西游日记三》:二十六日,得两肩舆,(十夫)。由州治前西行。
关于杖:《游黄山日记》,扶杖望硃砂庵而登。
《游恒山日记》:十一日,风翳净尽,澄碧如洗,策杖登岳。
关于担夫:《浙游日记》:初五日,鸡再鸣,令僮起炊。催熟而归宿之担夫至。
《滇游日记四》:既别,一里半,下至峡中。令肩行李者者逾南涧。
初二日,余欲西行,往期阮仁吾所倩担夫。
《滇游日记十二》:初六日,晨起而饭。其夫至,付钱整担而行。
关于有人馈赠钱财,《滇游日记十》:十二日,禹锡馈兼金。
徐霞客未及花甲病故,大半生游历中国多半版图,其艰辛不言而喻。游历的主要交通工具根据徐霞客自己的游记日记来看,鞋子是最多的,当然,日记中不会多写鞋。乘舟历水路最多,其次是骑马。登山险径经常拄杖。个人有跟从侍僮,路途中常常雇挑夫,坐轿子实际是山道上所用滑竿之类简易轿子。
大明王朝盛产达人、牛人,徐霞客就是其中之一。30年只做一件事,旅游。别人都是用嘴说“志在四方”,徐驴友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什么叫“志在四方”。他用脚丈量了中国的四方。
在那个通讯基本靠吼、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,去观***国的名山大川非常人所能承受的。一次可以,30年你行吗?他行,这就是达人。他是怎样做到的呢,早期他是单纯的,我喜欢(个人观点),家境殷实呀。谁让哥有钱呢!出去玩就乘最先进的交通工具:骑马、坐船、乘轿甚至滑竿、人背(据记载:早期有马夫、挑夫、书童等。)。他的这个项目肯定没有申请立项,拿不到国家专项资金。到中后期家庭入不敷出,怎么办呢?老子年富力强,自己动脚完成。期间也偶尔会有蹭的机会,蹭谁?有豪门望族、有亲朋好友和公益达人。但是这太欠人情,太伤自尊,老子也是曾经的富二代。可能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他发现要蹭就蹭大明的,既不欠人情又风光,临走还能加满油。这么好,是啥啊?驿站(明后期的毒瘤)。一个遍地马粪的宾馆,有啥好蹭的?一个内部工作人员会告诉你,他叫李自成。他的单位上房若干间、马27匹、驴10头、牛若干、大车若干、轿夫上百名。去他们宾馆,吃住免费,还车接车送,走时还送钱(我也想去。当时大家都去,而且还是常去。)。但是门卫要验《介绍信》——堪合。高山、大河都被他踩到脚下,弄张纸能难住了他。据记载,钱谦益曾给过他。老钱何许人也?这人太牛❌了,万历年间探花,崇祯年间国级干部,东林党领袖,顾炎武、郑成功的老师。他都出手了,可见徐达人的实力。一张《介绍信》对他来说太简单了,只是他用不用的问题。在崇祯时期,靠堪合生活的***比现在的苍蝇都多。老徐用用怎么了,况且他在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。
扯的有点乱,跑题了。答案是:马、马车;牛、牛车;驴、驴车;船、筏板;轿子、滑竿(不知道当时叫啥);人拉车、还有别人的脊背。可最最重要的工具是他的脚。目前这一切都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本《徐霞客游记》,把他由达人变成了巨匠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讨论古代交通出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讨论古代交通出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